首页 > 印刷博物馆 > 源远流长的印刷术 > 近代印刷技术 > 近代印刷技术传入我国   

 
  印刷术的起源
  最早的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
  活字印刷开创新时代
  明代印刷的全面发展
  古代印刷技术的转折
  ——清代印刷

  近代印刷术
  从现在走向未来
 

 

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应用

  1805年,英国伦敦布道会选派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年-1834年)来中国传教,1807年9月8日到达广州。为了印刷中文圣经,开始在广州秘密雇人刻制中文字模,制作中文铅活字。后因清朝政府的严禁,刻字工人害怕招来灾祸,将所刻字模付之一炬,以求灭迹。马氏此举,是在中国本土采用西方铅活字印刷术制作中文字模、浇铸中文铅活字的开始,所以,印刷界将其作为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始。

  1814年,马礼逊重操旧业,继续用西法制作中文字模和铅活字,并在马六甲设立东方文字印刷所,并于1819年排印了第一部《新旧约中文圣经》。

  此后,西方各国纷纷效仿,研究制作中文铅活字。数十年间,英、美、法、德等国家均潜心研制,但成效都不大。直到英人戴尔采用铸刻钢模,用钢模冲制铜模,再用铜模制作活字,中文铅字的研制才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到姜别利发明电镀(铸造)法,可以说,中文铅活字的制作技术方趋于成熟。其中最值一提的是美国人姜别利(William Gamble)对中国汉字铸造技术。

  美国人姜别利于1859年在宁波创制电镀字模。其法乃先用黄杨木做字坯镌刻反体阳文,再镀制紫铜阴文,然后将此紫铜正体阴文字模锯成单字,镶入黄铜壳子。此法不仅大大减少了镌刻工时,而且质量甚佳,即使蝇头小字,也能雕刻。此后,姜氏将汉字按照西文活字规格,制成七种不同大小的汉文活字,分别命名为: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由于这七种汉文铅字的大小分别等同于西文的七种铅字(字身高度为23.546mm、0.927英寸),从而解决了中西文的混排问题。

  从采用西法刻模铸字,到美国开办的美华书馆姜别利发明电镀法,可谓成绩卓着。1859年,美华书馆迁至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北,继续用此法制作铅活字。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后来人们用一到七号字次序排名。

  凸版印刷制版机械进入中国,以1590年欧洲耶稣会士在澳门出版印刷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为最早。这批设备虽然进入中国年代较早,但因其在澳门,排印的又是西文,未对内地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还不能认为是西方近代印刷术及其设备最早传入。

最早《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

  最早传入中国的铅活字印刷制版设备是手拍铸字炉,每小时仅能铸字数十枚。随着铜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后逐渐改用脚踏铸字炉和手摇铸字炉。脚踏、手摇铸字炉的铸字效率虽已增至每小时可出七八百枚,但仍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着的社会对活字制作在速度和质量上之需求。直到民国初年,中国开始采用汤姆森自动铸字机,情况才有所改观。这种新型的自动铸字机,不仅效率已达每小时铸字一万五千个,而且铸出来的活字完好可用 ,此后,活字铸造技术和设备发展迅速,又有万年式铸字机和万能式铸字机之使用。其中,万年式铸字机的结构和功能大致与商务印书馆率先采用的汤姆森式自动铸字机相似,只是较之汤姆森式更换字模容易,且更适合于铸小号活字;万能式铸字机因是日本制造,故东北 地区的印刷厂使用较多。

摩诺活版自动排铸机

  铸字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是铸字与排版合而为一的排铸机的出现。以摩诺和立诺两种西文排铸机应用较早。其中: 

  摩诺活版自动排铸机,是由打孔机和铸排机两部分组成的排铸机。这两部分完全分 离而又分工合作,缺一不可。排铸前,先用打孔机依照原稿在打孔纸带上打上与原稿文字相 对应的小孔,再将打有小孔的纸带装入自动单字排铸机进行排铸。最后排铸成一个完整的版 面。此机为美国人兰斯顿(Tolbert Ianston)发明于1899年,一分钟能排铸一百四五十个字 ,排铸颇为迅速。

立诺自动排铸机

  立诺自动排铸机为英国根塔拉尔(一译梅根太勒,Cttmar Mergenthaler)发明于1886年。其 排铸方式与西文打字颇似,即按照原稿文字,按动排铸机上的字键,排成铜模一行,则铸出 铅字一排(一行),故其又称作"条形排铸机"。这种条形排铸机的优点是以一排铅字为单位 ,用以排出的版面整齐,排印迅速;缺点是一排铅字中,只要排错一个,哪怕是一个标点, 也需整版重排。这种机器能排铸西文五十余种,在西文排版上非常便利。

  摩诺和立诺排铸机的出现,标志着活字铸造技术开始由一般意义上的机械铸字向自动铸字兼排版演进,时间上也已处在中华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