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之史(二)
1964年8月成立了商用的卫星临时组织。1973年2月更名为国际通信卫星自治(INTELSAT)。这是一个国际性商用卫星通信机构,截止1986年已有112个国家参加该组织(包括中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主要是INTELSAT卫星公司(COMSAT)发射的“晨鸟”(Early Bird),也成为“INTELSAT-Ⅰ”国际通信卫星。自此之后,先后发射了六代国际通信卫星-Ⅱ~Ⅶ。前四代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正在运行的包括IS-Ⅴ-A,IS-Ⅵ,IS-Ⅶ。
这些国际卫星的主要性能见下表。
名称
|
Ⅰ
|
Ⅱ
|
Ⅲ
|
Ⅳ
|
Ⅳ-A
|
Ⅴ
|
Ⅴ-A
|
Ⅵ
|
Ⅶ
|
发射时间(年)
|
1965
|
1966
|
1968
|
1971
|
1975
|
1980
|
1985
|
1989
|
1992
|
直径(米)
|
0.72
|
1.42
|
1.42
|
2.38
|
2.38
|
1.6*2
|
1.6*2
|
3.6
|
2.7*2.7
|
高度(米)
|
0.6
|
0.67
|
1.04
|
5.28
|
5.9
|
1.7
|
1.7
|
6.4
|
4.2
|
轨道重量(公斤)
|
38
|
86
|
152
|
700
|
790
|
815
|
815
|
1.8K
|
1.4K
|
天线数目
|
1
|
1
|
1
|
3
|
7
|
7
|
7
|
/
|
14
|
初始功率(瓦)
|
40
|
75
|
120
|
400
|
500
|
1.2K
|
1.3K
|
2.2K
|
3.9K
|
发射功率(瓦)
|
6
|
18
|
11
|
6
|
8
|
8/20
|
8/20
|
11/20
|
30
|
转发器数目
|
2
|
1
|
2
|
12
|
20
|
27
|
32
|
46
|
36
|
总带宽(兆赫)
|
25
|
130
|
500
|
500
|
800
|
2.3K
|
2.7K
|
3.3K
|
2.4K
|
设计寿命(年)
|
1.5
|
3
|
5
|
7
|
7
|
7
|
8
|
10
|
14
|
最大话路数
|
240
|
240
|
1.2K
|
4K
|
6K
|
12.5K
|
14K
|
24K
|
23K
|
电视频道数
|
或1
|
或1
|
+2
|
+2
|
+2
|
+2
|
+2
|
+3
|
+4
|
每路年资(千美元)
|
33
|
11
|
2.0
|
1.2
|
1.0
|
0.88
|
0.88
|
0.63
|
|
在大西洋上空的Ⅰ号和Ⅱ号国际卫星用于沟通北美和欧洲间的固定业务。他们可以传送240路电话或一路电视,但不能同时工作。Ⅱ号国际卫星可以与几个地球站同时进行通信,也就是具有多址功能。由于他们的卫星天线随着卫星一起旋转,使天线波束不能始终对准地球站,因此大部分功率浪费在空间。为了改善这一性能,在Ⅲ号和Ⅳ号卫星中采用了“消旋天线”,由于消旋后的天线并不能随卫星自旋而转动,可以使天线波束总是对准地球,由此地球站的接收功率增大了,就有可能使话路总数增加。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