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汉族

 

爱国爱乡、英才辈出的客家人

  客家是指历史上由黄河流域迁居南方的汉族人,是汉民族中一个特点鲜明而稳定的支系。

  “客家”,汉语广东方言称为“哈卡”(Hakka),“客而家焉”或“客户”之意,最初是与当地土著居民相区别的称谓,后相沿成为自称。

  汉人南迁与客家的形成,是通过5次大迁徙完成的。第一次自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因躲避战乱或异族的入侵,大批中原士族百姓纷纷跨黄河,渡长江,迁居苏、皖、闽、浙、赣地区。第二次是唐末黄巢起义以后,为躲避战祸,客家先民再次迁徙,移居当时未蒙战乱的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部,远者进入广东,达循、惠、韶诸州。第三次是宋末蒙古铁骑席卷南下,怯懦无能的南宋帝室仓皇出逃福建、广东时,定居江西、福建的部分客家先民也随之南迁,流入粤东、粤北地区。第四次是清初,由于闽赣粤交界处的客家地区经济复兴,人口繁衍,山多田少,清政府实行移民政策,客家人开始南下、西迁,向粤中、粤东、粤西及湘、桂、川、台等地发展。第五次是19世纪中后期,广东西部地区客家人口激增,与当地居民间的矛盾日深,并爆发大规模土、客大械斗。清政府再次强使部分客家人远徙粤西山区、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广西等地。漂洋过海谋生的客家人也日益增多。

  五次大迁徙使客家分布极广,但他们始终有自己相对集中的聚居区。目前,在全国19个省区中,约有280多个客住县,其中广东、江西、福建最为集中。内地客家人约为4920万人,加上台湾客家人680万,香港200万,澳门10万,客家人口共约5810余万人。此外,适居东南亚等海外的华侨、华人中,也有约500万客家籍人。

闽西圆楼

  客家人的主体是黄河流域南迁的汉人,因此,客家文化的主体承袭了中原文化。但客家先民在南迁和定居后,与南方土著民族杂居相处,也吸收、融合了许多古越文化和畲、瑶等民族的文化,特别是畲族文化。形成了既有别于中原文化,又不同于当地土著文化,特点鲜明的客家文化。如作为汉语八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话,就是在古代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河洛雅音的基础上,又先后融入了吴楚方言及古越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的特点而形成的,因此,它既不同于中原古语,也不同于今天的普通话和粤方言、闽南方言等。

  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传统民居赣南方楼、闽西圆楼、梅州围屋等,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堪称一绝。

闽西圆楼内部

  客家人爱唱山歌,他们说:“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人人都有忧愁事,山歌一唱心就开”。客家地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有一首山歌这样唱道:“打渔唱歌歌满河,掌(牧)牛唱歌歌满坡,砍樵阿哥满山走,满山满岌(山岭)都是歌”。

  客家先民因屡经战乱而不断南迁,在南方穷乡僻壤艰辛创业、饱受磨难的历史,培养和造就了客家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客家儿女志在四方、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自古以来,客家就英才辈出。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爱国将领袁崇焕,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革命烈士廖仲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总司令、叶剑英元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鼎丞、廖承志、陈丕显,著名将领张发奎、叶挺、刘亚楼、肖华、薛岳、杨成武,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化学家卢嘉锡,数学家丘成桐,海内外实业家张弼士、张榕轩、张耀轩、胡文虎、田家炳、曾宪梓,新加坡元首李光耀等都是客家人。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