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傣族

 

裹毯谈恋爱、拴线结婚礼

  傣族青年男女恋爱不受任何限制,非常自由,无论是熙熙攘攘的赶集路上还是篝火熊熊的纺织场,都是傣族青年恋爱择偶的好去处。热闹的节日是青年男女翘首祈盼的日子,因为各种娱乐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挑选意中人及与情人约会的良机。泼水节丢包活动,就是体育、娱乐、求偶兼备的传统活动。每到泼水节将临之际,姑娘们就要精心地用花布拼制一种菱形的绣花荷包,荷包内装棉籽、四角和底部中心缀花穗,上面正中有一根两尺多长的提绳。丢包时男女两队在各自的领头人“奈昌”和“奈少”的带领下,在场中相距20多米对面而立。丢包开始时,男女双方无目标乱丢,接不着包者为输,要向对方献花或赠送纪念品。到了一定的时候,细心的姑娘便不再轻易乱丢花包了,而是专门对准意中人丢,若小伙子也有意便与姑娘对丢,此时姑娘故意把包丢的又高又远,小伙子佯装接不到,愉快地走到姑娘面前“认输”,并赠送纪念品,然后双双离开丢包场。

  节庆、赶街或重大宗教活动,是男青年裹毯子求偶的最好机会,他们用毯子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仅露出一双眼睛,站在路旁等待意中人出现。若是初次挑选佳偶,发现目标便主动上前搭话,姑娘若有意,便用毯子把姑娘和自己裹在一起去寻找僻静之处了。

傣家少女

  “开门节”过后天气渐凉,农活也不忙了,夜幕降临时姑娘们便三五成群地提着纺车,竹篾凳,带着烟草、槟榔和其他瓜果,来到“喊洪”——纺线场,点燃篝火,摇起纺车。此时,小伙子们的歌声、笛声、琴声就会由远而近,不请自来了。小伙子们蹲在篝火边与姑娘们谈笑并逐渐向自己中意和姑娘靠拢,若姑娘无意便委婉谢绝或故意将纺车弄出怪声以示逐客。若姑娘有意便拿出藏在裙摆下的小凳请小伙子坐,并含蓄地向小伙提问“你今天晚上用南瓜下饭还是用盐巴下饭?”因为傣族有谚语曰:“用南瓜下饭对姑娘满心欢喜,用盐巴下饭有困难才来洽谈。”所以当小伙子回答“用南瓜下饭”时,姑娘便会依偎在小伙子身旁,而小伙子则会展开毯子将姑娘和自己裹在一起。

婚礼“拴线”

  通过自由恋爱觅得佳偶后,男方的家长要托媒人向女方家提亲,一般都能圆满完婚。若遇家长阻挠,男女双方便会商议通过逃婚、偷婚、抢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傣族婚礼通常在女方家里进行,届时先在堂屋靠里一端放一张竹篾桌,上面摆着煮熟的鸡两只、放有槟榔叶的酒一杯,还有糯米饭、盐巴和白线。主婚人坐在桌子上首,其他亲友紧挨主婚人围桌而坐,新郎新娘跪在主婚人对面,先由主婚人致贺词,其他人均把右手搭在桌上示礼聆听。致完贺词新郎新娘争抢泡在酒里的槟榔叶,谁先抢到谁就会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然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上拿一小坨糯米饭,在酒杯中蘸一下,然后点祭鸡与盐巴等物。接着主婚人拿起桌子上的白线,从左至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和背,再将线的两端搭放在桌上,以示将新郎新娘的灵魂拴在了一起,让他们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尔后再拿两根短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此刻,在坐的其他亲友亦纷纷拿起白线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同时祝贺新郎新娘爱情像澜沧江水一样沌洁,生活像甘蔗一样甜美。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分给在场的小伙子们吃,祝他们早日得到姑娘的爱。最后请一位高龄老者将桌上的糯米饭捏成三角状,放上盐巴置于火塘三角架上,任其自焦而落,预示生活坚实,爱情牢固。

 

 [上一页] [下一页]